栏目分类
朝鲜与俄罗斯相遇的历史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朝鲜与俄罗斯相遇的历史

朝鲜(主要指朝鲜半岛北部政权)与俄罗斯(包括沙俄、苏联及现代俄罗斯联邦)的历史互动始于19世纪中叶,贯穿地缘政治争夺、意识形态联盟及现代国际博弈。以下是双方关系的关键阶段与特点:

一、早期接触与沙俄的远东扩张(19世纪中后期)

地缘接近与初步接触

19世纪中叶,沙俄通过《中俄北京条约》(1860年)获得中国东北领土,与朝鲜接壤。沙俄开始关注朝鲜半岛的战略价值,试图打破清朝与日本的地区主导。1884年《朝俄修好通商条约》:朝鲜高宗为制衡清朝和日本,主动与沙俄建交,允许沙俄在元山、仁川开设领事馆,并给予贸易特权。此举标志两国正式外交关系的开端。

日俄争夺与朝鲜的“中立化”尝试

1896年“俄馆播迁”事件:朝鲜高宗为摆脱日本控制,逃入俄国驻汉城公使馆,引发沙俄短暂主导朝鲜内政。日俄战争(1904-1905)后,沙俄战败,通过《朴茨茅斯和约》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优先利益,退出半岛角逐。

二、苏联与朝鲜的革命纽带(1917-1945)

共产国际与朝鲜独立运动

苏联成立后,支持朝鲜反日独立运动。1920年代,部分朝鲜共产主义者在苏联接受培训,金日成等未来领导人曾活跃于苏联远东地区。苏联在远东设立朝鲜人聚居区(如滨海边疆区),为朝鲜抗日武装提供基地。

二战末期与朝鲜半岛分治

1945年8月,苏联对日宣战,迅速占领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以北地区。美国接管南部,半岛分裂格局形成。苏联在北部扶持以金日成为核心的政权,推动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。

三、冷战同盟与朝鲜战争(1945-1991)

苏联对朝鲜的全面扶持

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,苏联率先承认并给予经济、军事援助。至1950年,苏联援建重工业设施,培训军队骨干。朝鲜战争(1950-1953):苏联提供战机、坦克及军事顾问(以“志愿军”名义间接参战),并推动中朝协同作战,对抗“联合国军”。

后战争时代的依赖与分歧

1961年《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》签订,苏联成为朝鲜最大援助国,提供能源、粮食和技术支持。中苏交恶后,朝鲜采取“等距离外交”,试图在苏联与中国间保持平衡。1980年代,苏联对朝援助逐渐减少,朝鲜转向自主经济路线(“主体思想”)。

四、苏联解体后的调整与现代合作(1991年至今)

俄罗斯联邦初期的疏离

1991年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采取亲西方政策,大幅削减对朝援助,两国关系降温。1992年,俄韩建交,引发朝鲜不满。1990年代朝鲜经济危机(“苦难行军”)期间,俄罗斯仅提供有限人道主义援助。

21世纪的地缘战略协作

普京时代的务实外交:2000年后,俄罗斯调整政策,寻求在东北亚发挥影响力。2000年《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》替代旧苏朝条约,淡化军事同盟色彩,侧重经济合作。能源与交通项目:俄罗斯通过“俄朝韩天然气管道”计划、罗津-哈桑铁路改造等项目,试图联通朝鲜半岛与欧亚大陆经济圈。核问题与制裁博弈: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对朝制裁,但反对过度施压,主张通过对话解决朝核危机。2019年,普京与金正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晤,强调加强双边合作。

俄乌战争后的新动向

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朝鲜公开支持俄罗斯,被指控向俄提供武器弹药。作为回报,俄罗斯在安理会否决加强对朝制裁决议,并扩大对朝能源出口。2023年,俄朝军事合作引发国际关注,双方可能重启冷战时期的武器技术交流。

历史特点与影响

地缘政治主导:从沙俄与日本的角逐到冷战对抗,朝鲜始终是俄(苏)维护远东安全的缓冲地带。意识形态与实用主义交织:苏联时期以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为纽带,后冷战时代转向经济利益与战略平衡。“小国杠杆”效应:朝鲜利用大国矛盾(如中俄与美日对抗)争取生存空间,俄罗斯则借朝问题增强地区话语权。

总结

#俄朝关系#朝鲜与俄罗斯的关系历经殖民争夺、冷战同盟与后冷战博弈,始终围绕地缘安全与经济利益展开。在当今国际制裁与东北亚局势紧张背景下,两国合作既有历史惯性,亦反映现实主义外交的复杂计算。未来,俄朝互动将继续牵动半岛乃至全球战略平衡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